美、歐走在降息趨勢上,臺灣很難升息,就怕影響匯價。路透
全球人工智慧(AI)的科技需求拔地而起,不僅提振臺灣實體經濟,也透過臺股提升民衆財富,導通膨僵固不退,臺灣央行可能因此維持緊縮立場較長時間,謹慎因應結構性通膨的疑慮。
央行將於週四舉行理監事會議,據彭博訪查27位經濟學家,全數預期央行將連續四季維持指標重貼現率在多年高檔水準1.875%。調查中值也顯示,受訪者預測下次調整利率是在2025年第3季,將降息12.5基點,較1月調查的今年第4季降息顯著延後。
這呼應了央行總裁楊金龍上週在立法院對經濟樂觀而擔心通膨的談話。他罕見明示6月前不會降息,除了電價將調漲的壓力,亦再次提及結構性通膨的疑慮或讓臺灣無法回到過去的低利率。
彭博指出,受惠於AI催生半導體等強勁需求,臺灣近幾個月出口在美歐經濟放緩之際仍穩健回升,而臺股頻創新高所創造的財富效應也保持民衆消費力,並形成資產價格與通膨上升壓力。
元大投顧首席經濟學家陳森林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AI之下的財富效應與CPI必然會高一點,央行勢必要回應,但能不能提高利率是個問題」。
他表示,基本預期臺灣央行在2024年將一直維持利率不變,但若通膨不降反升,可能給予在9月會議重拾升息的條件。他表示,在經濟與通膨結構性變化的可能性下,要留意央行可能打破過去連續性升降息的模式。
臺灣已在1月亮出近一年半來首次景氣綠燈,楊金龍上週表示,央行目前預測的2024年經濟成長率3.12%較容易達到目標,通膨降溫情況則有變數。臺灣央行12月預估2024年CPI成長率1.89%,低於過去連兩年的2%以上,但有別於新冠疫情前長期在1%左右。
元富投顧總經分析師許芷雁表示,要留意臺灣央行是否在保持利率不變的同時調升存款準備金率(RRR)。她認爲美、歐走在降息趨勢上,臺灣很難升息,就怕影響匯價。
她告訴彭博:「控制通膨很重要,不能升息的話,就看存準率要不要動。」
央行在2022年的7月1日及10月1日兩次調升各項存款準備率共0.5個百分點。據央行臉書指出,兩次調升RRR等於收緊約2,000億元臺幣,限縮信用創造能力,有助達成維持物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