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交流 陷同溫層困境

獨派青年成影響臺灣政治的一股勢力,罷韓通過就是鮮明的例子。(本報系資料照片)

仙道隐名 故飘风

廣達配息9元 4/12除息

去中國化教育已養成,臺灣年輕人的大中國情懷不再。圖爲高中生研讀歷史教科書。(本報資料照片)

北市公布3例确诊足迹 分布银行、市场、烘培坊及捷运站

臺灣年輕人普遍綠化,兩岸青年交流也陷入困境,歸結起來有幾大原因:時間遞進,臺灣外省一代凋零,與大陸的連結不斷減少;去中國化教育養成,年輕人的大中國情懷不再;中美對抗,臺灣成爲美國的反中橋頭堡;天然獨世代擅用網絡社交媒體發聲,成爲臺灣政治主導力量;兩岸青年交流陷入同溫層困境,大陸本來更應該爭取與綠營青年交流,但怕有政治風險,所以始終無法影響到關鍵族羣,只能跟相對少數的統派青年同溫層取暖。

從歷史角度,1949年國民黨敗退到臺灣,帶來大批外省老兵,是兩岸重要的連結,但70年過去,老兵多數凋零,外省二代進入中老年,第三代幾乎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未必對大陸有特殊情懷,國民黨如今也成了在野黨,影響力不若從前,兩岸在這方面的連結,註定隨着時間而沖淡。

去中國化 斷與陸連結

從思想教育面向,從2000年扁政府時代的去中國化教育、同心圓史觀,至今剛好滿20年,可以說臺灣大約35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是接受到這樣的教育,即便不宜直接稱爲「臺獨史觀」,但絕對不再是「大中國史觀」。

從當前國際局勢來看,中美結構性對抗已成常態,民進黨政府的態度十分明確,毫不遮掩地「挾全民倚美抗陸」,加上去年初「習五條」推進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帶給臺灣社會的不安感、香港反送中風波、到今年的疫情,都加劇了臺灣社會的「恐共、反中、抗中」情緒。

不良女与清女

建行临沂盛庄支行组织开展“了解反洗钱 守好钱袋子”宣传活动

獨派青年 影響臺政治

上述這些背景,都影響到兩岸青年交流,從實際操作層面看,更存在「同溫層困境」。按理說統一戰線的要旨是「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但一是臺灣統派和非統派,究竟誰多誰少,有待商榷;二是若要讓臺青對大陸改觀,應該讓他們實地到大陸走走看看,親身體驗,但邀請獨派或偏綠青年,又存在政治風險,可能讓綠青年回臺後說「看吧,我主張臺獨,大陸還是接待我」,同時對藍營或統派青年,也會心有不平覺得情何以堪。

另方面,臺灣獨派青年已經從網路上的激進意見,變成擅長使用社羣媒體,帶輿論風向,甚至影響臺灣政治的一股勢力,譬如這次罷韓高票通過,就是鮮明的例子,這將爲未來兩岸青年交流,埋下更多障礙。

全新智联系统 雪佛兰新探界者智能配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