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最近怎麼沒見你吃降壓藥了?”
“是藥三分毒,我最近發現了個‘天然降壓藥’,改吃那個了。”
曾先生今年64歲,高血壓史有10年了,多年來一直有按時吃藥。近段時間他感覺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就想着是降壓藥吃出來的,一直在蒐羅各種偏方。
一次偶然下,他和鄰居聊天時得知,鄰居在服用洋蔥汁降血壓,效果不錯。於是就停掉了醫院開的降壓藥,每天用新鮮洋蔥榨汁喝。
肯德基再战9块9咖啡;东方树叶龙井新茶卖爆;金价逼近700元大关丨品牌日报
雖然難喝,但想着身體,曾先生就這樣堅持了3個月。但沒想到的是,身子骨沒好起來,昨晚還暈倒在家,送醫時血壓已經飆升到180/115,確診爲腦出血。
所幸搶救及時,並無大礙。醫生在瞭解情況後,痛斥了曾先生如此兒戲的行爲,還叮囑他不要聽信偏方,以後不能再隨便停藥了。
一、洋蔥是天然的降壓藥?告訴你真相
美太平洋陸軍司令:美軍將在印太部署陸基飛彈、具體細節尚不宜透露
洋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溶性維生素以及鈣、鐵、硒等多種礦物質。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具有獨特生物活性的營養物質,如含硫化合物、類黃酮、前列腺素等植物化學物質。
理論上,這些營養物質可能有助於改善“三高”狀況,其中,對於降壓最被看好的就是其中的前列腺素A。
洋蔥也是目前已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
前列腺素A具有擴張外周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特性,並能對抗體內的升壓物質,有助於降低血壓。此外,前列腺素A還是一種天然的血液稀釋劑,可增加尿量、促進鈉排泄,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形成。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吃洋蔥就能大量攝取前列腺素而獲得保健效果。1克前列腺素A就得從6000克洋蔥中才能提取到,想要達到實驗效果,根本吃不夠。
洛陽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一病區主任常學偉也表示,洋蔥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對輕微擴張血管可能有一定幫助,但需要攝入的量非常大,且其效果非常有限。此外,過量食用洋蔥可能引發胃腸道不適,反而得不償失。
需要明確的是,沒有哪種食物能直接降低血壓。真正有降壓作用的只有降壓藥。這些藥物的降壓效果經過大規模的動物實驗和臨牀試驗驗證,且在臨牀應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二、高血壓的元兇,不是食鹽,而是其中的它
雖然食物不能降血壓,但飲食,確實和血壓有一定的關係。誘發高血壓的也不是食鹽,而是其中的鈉元素。
鈉離子主要參與調節細胞外的滲透壓。當人體內鈉離子含量過高時,血液的滲透壓增加,可能導致組織間的水分透過血管壁進入血液,從而增加血液容量,進而引起血壓升高。
因此,在日常飲食中不僅需要控制鹽的攝入,更要注意控制鈉的攝入量。
《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發表一篇由北京大學和英美著名學術機構共同完成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將普通食用鹽替換爲低鈉鹽可以每年減少約45萬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
固态电池迎来转机、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或将洗牌,德国技术将登陆
低鈉鹽不僅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低鈉飲食對於血壓調控的作用也很明顯。
23年11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佈了一項研究,通過讓213名參與者先後嘗試了1周高鈉飲食(每日額外攝入約5.58克鹽)和低鈉飲食(每日總攝入1.27克鹽),並24小時動態監測血壓發現,低鈉飲食平均可使收縮壓降低8mmHg。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系列科普纪录片首期开播 随院士探寻阿尔山玄武岩的前世今生
雖然73.4%的參與者的收縮壓降低了,但仍有一小部分人對低鈉/低鹽飲食不敏感。因此,在參考此研究結果時應考慮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低鈉鹽對預防高血壓具有一定效果,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的人長期食用。
但要注意的是,腎臟疾病患者不適宜食用低鈉鹽,因爲腎臟病變會導致鉀離子排泄不暢,增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風險。同樣,兒童由於腎功能尚未完全發育,過量低鈉鹽的攝入可能影響其腎功能,因此也不宜食用。
三、如何控制鹽的攝入,4個竅門輕鬆把控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遠遠超標。
據2015年我國成年人慢性病與營養監測結果,烹調用鹽小於5克的不到1/4。科學控鹽就顯得尤爲重要,可以從這4步入手。
1.使用控鹽瓶
準備專用的控鹽瓶,這樣可以方便精確地控制用鹽量。控鹽瓶可以提前定量出5克食鹽,每次按壓可以釋放0.3克的鹽量,這樣就不會再擔心誤加鹽了。
2.調整烹飪方式
建議多嘗試蒸、煮、白灼、快炒等烹飪方式,同時將放鹽的時間改爲起鍋前,這樣鹽會留在食物表面,既能保留食物的鹹味,又能避免過量使用鹽。
3.其他調味料代替
1胜6平2负,利物浦本赛季在对阵BIG6的9场比赛中只拿到了9分
在烹飪時,可以使用蔥、姜、蒜、辣椒、花椒等天然香料來提味,使菜餚更加鮮美,減少對鹽的使用。
4.選購時看清標籤
選購食品時應注意查看產品的營養標籤和成分表,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許多食品原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鈉,如果攝入過多,也可能會攝入相當數量的鈉。
通過日常生活習慣的調整,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飲食,降低高血壓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個體差異存在,因此在飲食調整時應結合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醫生的建議進行。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